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哈尔滨工业大学周春圣教授应邀来民航学院做学术报告

时间:2020-11-26来源:民航学院点击:1205

1113日上午,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周春圣教授应我院土木与机场工程系余红发教授邀请,在我校将军路校区A08号楼8801会议室做了题为水泥基材料的水敏性及其意义——低场磁共振的创新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民航学院土木与机场工程系副主任柳锦春教授主持,余红发、麻海燕等老师、马好霞博士后和数十名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水影响水泥基材料的几乎所有性质及其发展过程,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对失水非常敏感,耐久性受含水率的影响非常显著,如冻融损伤、盐类腐蚀、氯盐腐蚀、碳化作用等。报告中,周春圣教授介绍了有关水在混凝土中的奇特现象,详细讲解了采用低场磁共振技术创新性地揭示了C-S-H凝胶具有的水敏性特征,通过对不同介质饱和处理后的砂浆试件进行低场磁共振弛豫测试,得到饱和不同介质时的孔径分布曲线,并与传统压汞法测试所得孔径分布结果进行了对照分析,由此发现了C-S-H凝胶干缩湿涨特性与其纳米级层间孔结构演化的相关性。周春圣教授还介绍了水泥基材料毛细吸水的传输机理及实验方案,基于水敏性特征对毛细吸水过程进行量化分析,为利用毛细吸水速率这一重要指标来量化评价水泥基材料的渗透性和耐久性提供理论指导。最后周春圣教授提到,压泵法测试水泥基材料的孔径分布受会干燥预处理的显著影响,这使得该技术存在显著不足。

周春圣教授详细讲解了该方向的文献研读、实验测试、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让在场师生对水泥基材料的水敏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报告会上,周春圣教授详细地为在场师生答疑解惑,就水泥混凝土类材料的水化中止技术、孔结构测试技术以及孔结构的表征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激发了同学们对低场磁共振技术在水泥基材料中应用的研究兴趣,为深刻认识水泥混凝土类材料微结构的提供了新的视角。

报告会结束后,周春圣教授就水泥基材料的水化微结构表征、混凝土材料耐久性、微结构测试新技术在混凝土结构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等问题,与我校民航学院柳锦春教授和余红发教授等、东南大学材料学院张云升教授和土木学院张锦华教授等有关师生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本次学术交流活动对于我院师生拓宽研究视野,把握最新国际研究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周春圣,男,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导,2011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2014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17年破格晋升教授,兼任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理事、磁共振测试技术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RILEM-GDPFTC技术委员会委员等。主要致力于低场磁共振技术在水泥基材料领域的研发应用,分析服役环境条件与水泥基材料间的相互作用,开发耐久性和抗裂性的提升技术,推动混凝土耐久性分析、设计并提升结构的使用寿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等省部级项目5项,参与中俄政府间科技合作等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成果被纳入3部国家/学会标准,获中国建材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 (排第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