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媒体报道之【新华日报】酷暑难耐 南京90后大学生上山下乡“讨苦吃”

时间:2012-11-21来源:南航民航学院点击:161
炎炎酷暑,不少大学生却放弃了本可拥有的“清凉”,跋涉各方“自讨苦吃”,利用暑假对自己进行一番淬炼。

在自讨苦吃中学独立

从来没出过国的南京大一学生李沅芳,今夏申请了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的国际交换实习生项目,到印度格雅的Takshila school从事教育类志愿者工作。“这份工作逼着我自立。”李沅芳说,“这个项目从申请、面试、签协议到最后签证,前后大概有2个月,都是自己一个人搞定,开始学着不麻烦父母。”

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的吕科霖和“寻稀踏蜀”团队体会着另一份辛苦——饲养大熊猫。刺目的烈日下,吕科霖穿着厚厚的工作服,戴着胶质手套,不一会儿汗水湿透了衣服。

“满地的熊猫粪便需要清理,每一寸砖房内壁也都要用水冲洗,卫生差一点熊猫们就会生病。”吕科霖说,粪便藏在草丛中,只能用手捡。“我以前看到油的东西就不想碰,很少帮爸妈做家务,这次回去后就真没啥可怕的了!”

“怪不得熊猫饲养员要本科学历以上,对个人素质要求很高。”吕科霖说,配餐萝卜切条、苹果切块,粗粮馒头要精确地按照每只熊猫的食谱供给,不允许一点差错。队员们干得认真,专业饲养员程师傅也乐意给队员们多做示范,直夸他们“又有脑筋又能吃苦”。

活用知识帮农民挣钱

溧水县孔家村村民陶玉财家只有几亩粮田、一些林地、三五只鸡,收入不高。南农大国际大学生企业家联盟团队的5名大学生,希望用知识帮村民改善生活。

队员们拿出了好几套方案。“我们想过种植薰衣草等香料,劳动力需求低,产值收益可观。”队员戴璐说,后来发现,若要大规模种植香料,得先规整土地、修缮排水系统,前期所需投入太大。动物医学院的队员徐林佩转而想到,老师在课堂上讲过“松针是一种很好的鸡饲料”,孔家村恰恰拥有大片不能砍伐的松林。反复咨询专业教授之后,大家打磨出“松针育鸡、鸡粪育林”的循环农业方案。陶玉财一听这个建议非常兴奋,主动拿出自家的20亩林地作为养鸡试点。

而在全国重点贫困小学——贵州省凤冈县土溪镇连山完小,苏州大学“欣长征彩虹行”西部科技文化服务团,则从7月上旬起一直扎根大山支教、支医。

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暑假,南京财经大学的大一学生朱岩和队员们前往湖南省凤凰县腊尔山镇夯卡村,进行苗族留守儿童的现状调研。

陡峭的山路,朱岩和队友们走得心惊胆战,一旁的山坡上不时会有大如3个足球的石块滚下来,“很难想象,孩子们每天却要走这样的路,三四个小时才能到学校。”

“这边的留守孩子,经常二三年见不到父母,他们的学校只有3位老师,生病了也大多只用土办法医,还需要每天捡蘑菇、放牛到10点才能上课,很多孩子最多就读到小学三年级。”朱岩说,“我们最后都给孩子们每人留了一封信,并留了联系方式。我们会定期寄去学习用品和书信,让他们不再孤单。”

“我们的力量太微薄,我们有责任去关爱他们,并呼吁更多人加入关爱队伍。”朱岩告诉记者。

原文网址:http://www.js.xinhuanet.com/2012-08/08/c_112658677.htm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