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姓名 | 柯世堂 | 性别 | 男 | 出生 年月 | 1982年11月 | ||
职称/职务 | 教授/副处长 | 导师 类别 | 博导 | ||||
研究领域 | 风工程、结构工程、机场工程防灾 | ||||||
招生学科 | 力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土木水利、交通运输 | ||||||
联系方式 | keshitang@163.com |
【详细介绍】
一、教育背景 | |
2012.05~2014.0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力学 博士后(在职) 2010.09~2011.08 日本东京工芸大学 风工程研究中心 联合培养(博士) 2008.03~2011.12 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风工程 博士 2005.09~2008.01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结构工程研究室 结构工程 硕士 2000.09~2004.07 西安科技大学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学士 | |
二、工作经历 | |
2023.10 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2022.04~至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务处 副处长 2019.12 入选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 2019.10~2022.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民航学院 副院长 2018.04~2019.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土木与机场工程系 教授(破格晋升)、博导 2014.04~2018.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土木工程系 副教授、硕导 2012.01~2014.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土木工程系 讲师 2004.07~2005.06 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助理工程师 | |
三、教学与科研 | |
教学课程 | 本科生课程:《土木工程结构抗风设计》(36学时)、《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概论》(16学时) 研究生课程:《结构抗风设计》(40学时)、《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8学时)、《土木与交通工程防灾减灾新进展》(16学时)、《机场工程结构损伤分析与评估》(40学时) |
研究方向 | 风工程与结构抗风、机场工程防灾减灾、新能源结构设计 |
研究项目 | 代表性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RGC合作研究重点项目,52321165649,深远海新一代风浪联合发电结构抗台风理论与降载减振关键技术研究,2024.01-2027.12,300万元(在研,主持);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022YFB4201201,复杂风况、海况、地质以及地震等工况模型,2022.12-2026.11,608万元(在研,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RS合作交流项目,52211530086,风能-波浪能联合发电结构体系非线性抗风设计理论及强健性研究,2022.06-2024.05,10万元(在研,主持); [4]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BK20211518,风工程与结构抗风前沿研究,2021.09-2025.08,100万元(在研,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8251,台风-浪耦合作用下海上浮式风力机体系风振失效机理与降载减振新策略,2021.01-2024.12,58万元(在研,主持); [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019YFB1503701,面向深远海的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及关键部件设计研发,2019.12-2023.05,196万元(结题,主持);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351,基于结构强健性台风下200m级冷却塔多尺度破坏机理及设计理论研究,2019.01-2022.12,60万元(结题,主持);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RGC合作研究项目,51761165022,10MW级风力机体系风致非线性自激系统能量转移机理及应用基础研究,2018.01-2021.12,81万元(结题,主持);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航联合基金,U1733129,台风下中/小尺度模式耦合航站楼屋盖非线性振动机理及应用研究,2018.01-2020.12,38万元(结题,主持); [1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017YFE0132000,中国澳大利亚近海风能波浪能联合研究,2017.12-2022.12,105万元(结题,主持); [1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BK20160083,超大型冷却塔施工全过程风振机理与风荷载模型研究,2016.09-2019.08,50万元(结题,主持);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208254,复杂环境下超大型冷却塔风振机理与等效静风荷载研究,2013.01-2015.12,25万元(结题,主持); [13]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BK2012390,超大型冷却塔风振耦合机理及气动抗风措施研究,2013.01-2015.12,20万元(结题,主持)。 代表性教研项目: [1] 江苏省教改项目,民航特色高校土木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2023年; [2] 研究生教改项目,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结构风工程创新实践教学改革研究,2019年; [3]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大型建筑风洞仿真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18年; [4] 本科生教改项目,结构风工程教学改革与评价体系研究,2017年。 |
论文专著 教材及 专利软著 |
|
其他教学科研标志性工作 | 指导本科生创新基金项目: [1] 2023年,指导张鹏洋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百米级超长柔性风电叶片非线性气弹模拟与减振研究》,202310287045Z,在研; [2] 2023年,指导颜铭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台风-浪作用下大型半潜式海上机场平台非线性荷载模型》,202310287046Z,在研; [3] 2023年,指导汪雪婷主持天目启航项目《海上机场平台多模块柔性连接模型力学性能研究》,TMH2023080,在研; [4] 2023年,指导张斓主持天目启航项目《海上风-浪耦合作用下大跨柔性光伏支架结构设计》,TMH2023087,在研; [5] 2022年,指导俞昀森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风浪联合发电结构体系台风-浪-流多重非线性气动/水动荷载模型研究》,2022CX007015,结题; [6] 2022年,指导毛竞竹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大型海上浮式机场平台台风-浪耦合驱动机理研究》,202210287160Y,结题; [7] 2020年,指导秦岩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强台风作用下大跨度航站楼连续倒塌数值模拟》,202010287072Z,结题; [8] 2019年,指导刘凌峰主持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考虑气弹耦合效应10MW级大型风力机抗风性能研究》,201910287013Z,结题。 指导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 [1] 2023年,指导赵坤坤主持校创新计划项目《环形台风影响下风力机叶片振动响应及减振抑振措施研究》,xcxjh20230105,在研; [2] 2023年,指导孙星宇主持校创新计划项目《基于卫星资料/气象数值预报的深远海多尺度台风场智能反演与重构》,xcxjh20230704,在研; [3] 2023年,指导王威主持校创新计划项目《大跨柔性光伏支架阵列脉动风荷载特性与风振响应研究》,xcxjh20230726,在研; [4] 2022年,指导吴鸿鑫主持江苏省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台风-浪-流耦合作用浮式风力机风振特性与失效机理》,KYCX22_0333,在研; [5] 2022年,指导张春伟主持江苏省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基于WRF/CFD耦合与数据驱动深远海台风场反演及工程模型》,KYCX22_0374,在研; [6] 2022年,指导陈明珠主持校创新计划项目《基于卫星数据驱动的深远海多尺度台风-浪场反演及风-浪能联合分布模型构建》,xcxjh20220704,结题; [7] 2021年,指导李文杰主持江苏省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台风-波浪-飞机耦合作用海上浮式机场非线性振动机理研究》,KYCX21_0234,结题; [8] 2021年,指导高沐恩主持校创新计划项目《海上风力机超长柔性叶片气弹分析与颤振特性研究》,xcxjh20210711,结题; [9] 2021年,指导赵永发主持校创新计划项目《台风-浪-流耦合作用风-浪联合发电结构非线性振动能量耗散机理研究》,xcxjh20210713,结题; [10] 2021年,指导陈静主持校创新计划项目《台风-浪-流-海床耦合作用海上机场浮式流场驱动机理与荷载模型》,xcxjh20210719,结题; [11] 2019年,指导王飞天主持校创新计划项目《200m级特大型冷却塔多尺度建模技术与连续倒塌机理研究》,项目编号:kfjj20190715,结题。 |
四、荣誉奖项 | |
[1] 2023年,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2] 2023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3] 2022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1); [4] 2022年,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排3); [5] 202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4); [6] 2022年,工信部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排10); [7] 2022年,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 [8] 202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良师益友——我最喜爱的导师”; [9] 2021年,江苏省能源研究会青年能源科技特等奖; [10] 2021年,“感动南航”年度人物; [11] 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12] 2020年,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4); [13] 2019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14] 2019年,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2); [15] 2018年,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5); [16] 2018年,中国能建科技进步一等奖(排2); [17] 2018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2); [18] 2018年,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计划; [19] 2015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计划; [20] 201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7); | |
五、其他(社会兼职等) | |
兼任国际空间结构和薄壳学会冷却塔工作组委员、中国仿真技术产业联盟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风工程专委会委员、中国空气动力学会风能空气动力学专委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协会工业冷却塔专委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基础设施工程防震减灾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工程师学会风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机场基础设施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力学学会能源结构力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利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等十余个学术职务,担任《振动、测试与诊断》等期刊编委、《空气动力学学报》等期刊客座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