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扫
每天要捡一两小时粪便
7月3日,吕科霖和其他6位同学组成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寻稀踏蜀”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这里接纳了原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的30多只熊猫,总数达80多只,成为目前四川大熊猫数量最多的保护中心。
同学们的任务就是负责6只熊猫宝宝的吃喝拉撒,每天清理粪便、打扫屋舍、“做饭”、喂食。
每天上午8:30开始,在饲养员的带领下,大家就要奔赴有足球场大小的草坪——清理大熊猫粪便。
我们必须用手一捧捧地把熊猫的粪便捡起来,走几步扔到桶里。一开始我差点吐出来,只能憋着一口气,一咬牙冲到桶边上。”吕科霖说。上午,大家戴着胶制手套,清理臭水沟、树根、草坪里的粪便,要花上一两个小时。
捡完粪便,就要为熊猫打扫房间了。“每一块瓷砖都要仔细冲洗,卫生不达标,熊猫可能会生病。”
“做饭”
配餐差不能超过5克
清理工作结束后,大家便迎来一天中的欢乐时光,给熊猫宝宝“做饭”。
“大熊猫的排泄物里几乎全是碎竹片,他们消化不太好,所以每天还要给他们准备一些馒头和胡萝卜。”吕科霖说,每天的配餐也很有讲究,胡萝卜每餐三四根,要切成条,苹果要切成块,馒头要精确地供给,正负误差不能超过5克。“山虎”“虎啸”“福虎”几只1岁左右的熊猫,食量是170g;两岁的“香林”“伍杰”“淑琴”食量为300g。
“熊猫把竹子当零食,除了玩,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吃竹子。”吕科霖说,竹子与大熊猫形影不离,但由于熊猫宝宝们年纪还小,每顿饭同学们还要将3米多长的竹子在地上摔碎。“晚上5点的那顿饭要准备30多根竹子,因为熊猫晚上醒来以后会吃夜宵的。”
为了让熊猫宝宝茁壮成长,饲养员还煞费苦心地给大熊猫补钙。“大熊猫很喜欢吃苹果,所以我们会把钙片塞进苹果里喂给它们。”
“虎啸胃口大,身强力壮,比‘山虎’和‘福虎’吃得快,自己吃完了就去抢人家的,结果就打成一团了,经常要劝架。”女生涂梦蕾说,为了不让虎啸“吃醋”,他们化整为零,把虎啸的食物切成更多条,以免它吃得太快“欺负”其他熊猫兄弟。
别看只是简单喂食,但如果分寸掌握不好,也会让熊猫宝宝们着急,甚至伤着自己。有一次,胆小的周于翔喂食的时候离“虎啸”的嘴远了些,虽然隔着笼子,但“虎啸”一时性急,伸出爪子就来扑食,周于翔差点被挠伤。
称体重
是个技术活,要斗智斗勇
学生们实习的时候,还遇上了每月一次给大熊猫称体重,其实,这也是项斗智斗勇的活。为了“诱惑”大熊猫上秤,饲养员会在秤座上摆上大熊猫喜欢吃的胡萝卜。但这个法子用得久了,也会被聪明的大熊猫识破,它们会用爪子把“诱饵”从秤上扒下来吃,绝不轻易上钩。这时,饲养员会拿起“诱饵”,将熊猫诱惑到秤上,一旦上秤,再把胡萝卜还给大熊猫。
几天下来,调皮的熊猫宝宝也已经认识了这些大学生,好动的“伍杰”看见团队成员会吐吐舌头,活泼的“虎啸”看见来喂食的他们,也会舞着小爪子,露出卖萌的“微笑”。小淑女“淑琴”甚至友善地舔了舔团队成员苟翔的手臂。
“以前我从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过动物,我希望人们能更加爱护环境,爱护动物。”吕科霖说。